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
股票金融配资 老去的故乡_村子_人们_集市

发布日期:2025-04-28 21:27    点击次数:136

股票金融配资 老去的故乡_村子_人们_集市

晨读美文

文 | 党同财 · 摄影 | PAIDEWAN· 编辑 | 晨读美文

我不止一次地觉得,我的故乡,鲁西南这个生我养我的村子,她老了。她老去的,不是外貌,而是她的生机在流失,机体在老化。

小时候,故乡这座村子在我眼里,到处充满了乐趣。每天伴着升起的太阳,我们小孩子呼朋唤友地结伴去村东的学校上学,一路上打打闹闹,惊得沿途鸡飞狗跳。路边眯着眼睛趴着晒太阳的大黄狗见到我们走过来,就会立马站起来朝着我们“汪汪”狂叫,还边叫边夹着尾巴跑开,当然,会有人捡起地上的土块朝它扔过去,还会有人学着大黄狗“汪汪汪汪”地和它比嗓门。至于经常碰到的被赶着走向村外的羊群,我们最大的乐趣是猛地将羊群中的羊羔抱到怀里抚摸,惊恐的羊羔在我们怀里挣扎,粉嫩的小嘴张开“咩--”地一声声叫起来,它的皮毛温润软滑,抚摸上去十分舒适,让人舍不得放手,要不是母羊急切地叫声,加上羊群后面的老爷爷急吼吼地呵斥,恐怕我们会将小羊羔抱到学校去玩。即便上学的路上没有什么惹我们注意的事物,路边的花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玩具。春天的芦苇新生的嫩叶可以摘下来做成笛子,一路吹着直到校门口;夏天的蒲草长出的蒲棒从根部折断,我们当成金箍棒拿来打闹;秋天的黑天天成熟了,放在嘴里酸酸甜甜,是我们爱吃的野果;至于冬天,结了厚厚冰层的坑塘又成了我们的滑冰场。通向学校的那条大路,艳阳下飞扬的尘土中和阴雨天的泥泞里,满是我们儿时的欢乐,如今想来,这满满的都是生机与活力。

展开剩余73%

那时的村子,除了孩子们的嬉笑打闹,更多的是大人们忙碌的身影。记忆中的父母一年四季总是忙忙碌碌,少有闲暇。春天,小麦返青,雨水稀少,每家每户都要用柴油机带动水泵从水渠里抽水浇地,每块地追肥浇水都要忙碌一整天。遇上干旱的年份,田间水渠里的水很快就会被抽干,每家总有一两块田地浇不上水,这时候,勤劳的人们就会在渠底挖出来一个深深的坑,等里面蓄了一些水,便用水桶一桶桶地从坑里提上来,浇到干渴的庄稼上。夏天,农历的五月骄阳似火,人们穿着长袖长裤的衣服,将自己包裹严实,才会去割麦子,一镰一镰地将麦子割下来,一小堆一小堆地有序放好,方便下一步捆麦。疲劳的身体机械地重复着割麦的动作,汗水流过被麦芒穿透衣服刺痛的皮肤,宛如火烧一般疼痛。用板车运到打麦场的麦子被人们码成垛,在用石碾子碾平的场地上脱粒。时间总是很紧,麦子还没收完,又要开始灌田插秧了。整个五月都在忙碌,人们没有一刻闲暇。插完秧,田地里面的活计相对少一些,人们便利用施肥、除草之外的时间做些小生意或者打零工来补贴家用。忙忙碌碌中,秋天很快到来。中秋节后人们便开始收割水稻了,同样是一场不亚于收麦的重体力、长时间的劳作。直到收割后的稻田里种的麦子长出绿油油的麦苗,人们才算真正迎来了一年中农活最少的季节--冬天。

冬天的农活虽少,但是却没人闲得住。青壮年多半会去做点小生意,每天起早贪黑,在周边村子轮流赶集。人们贩卖衣服、日常生活用品、零食等各种东西,只要你勤快,总能赚到一些钱。我们村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,每逢农历的“五”和“十”是集日,我家就在集市西侧不远,寒冷的冬天,每天凌晨天还是黑的,我就会被喧嚣的市场吵醒。冬天的集市是最热闹的,周边村子的人们都会到我们村来赶集买东西,市场上人来人往,各种商品琳琅满目,尤其是临近年关的时候,集市上更是摩肩接踵,人流络绎不绝,直到天色将黑,人流散去,小贩们才收拾东西回家。不擅长做小买卖的,只要是有力气,可以去干建筑,冬天也是农村建房集中的时间,谁家孩子大了,要说对象了,总要建起四间红砖大瓦房作为婚房,才好请媒人说媒。不论是做小买卖还是去建筑队出力干活,人们总是闲不住。忙忙碌碌的人们让村子生机勃勃,每隔几日的集市让村子变得更加热闹。

如今的村子早就没有了儿时的模样。以前的土房子不见了,多是高大的两层小楼,以前令人羡慕的红砖瓦房成了现在的老房子;贯通村子东西的那条尘土飞扬、凸凹不平的大道变成了宽阔平整的柏油路;往日弯弯曲曲的胡同展开了蜷曲的身姿,全部变成了横平竖直的水泥街巷;散养的猪羊鸡鸭全不见了踪影,杂草丛生的房前屋后变成了规划整齐的绿化带;只有偶尔出现在街头的邻居家的看门狗还会朝着我狂吠,不过,吠叫声中没有了被捉弄的害怕,只有对陌生人的警惕。村子变得干净整洁了,漂亮了,这是一眼就看得到的,可是,还有许多看不到的变化,这些变化只有这个村子的人才体会得到。近十年来,城市膨胀,如同一张大口,吸走了农村的众多的人口,尤其是青壮年人口。村里许多房屋,随着主人进城居住,已经空置多年了,而且空置房屋的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;农忙时节再也看不到田野里遍地劳作的人群,只有轰鸣的机器声;农村的集市也没有了以往的热闹,许多人更向往去城市大商场购物。人口的流失,让农村失去了往日的热闹,如今的农村,更像是一个穿着华丽外衣的老人,虽然看上去光鲜亮丽,但衣袍下的生机与活力却正在流失。

每一次回到故乡的村子,走在整洁的街头,与我打招呼的多是双鬓斑白的老人,只有他们不愿离开这个居住了一辈子的村子,也只有他们不愿意离开耕种了一辈子的田地。看着他们日渐苍老的容颜,我能感觉得到,我的故乡也在老去,随着我的父辈们老去。

-作者-

党同财,山东济宁任城区人,大学毕业后曾从教六年股票金融配资,后考入金乡县。现工作、居住在金乡,热爱文学,尝试诗歌、散文创作,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过诗歌、散文多篇。原创投稿。

发布于:河北省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实盘配资平台_正规配资开户_线上配资杠杆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